close

嘉興一季度消費投訴同比上升 智能手機成維權難點


  浙江在線05月03日訊一季度哪些消費領域讓人窩火?春節前後外出吃飯多,餐飲投訴少不瞭;天暖以後老百姓傢裡搞“大清洗”,所以洗染類的投訴也不少。此外,一季度還有一個“特別關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投訴出現瞭。

  投訴量同比上升

  據市工商局消保分局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市12315共受理投訴942起,同比上升瞭17%,為消費者挽回損失265.91萬元。

  一季度,商品類投訴有613起,服務類投訴有329起,同比分別上升13.3%、26.1%。統計發現,傢用電子類、傢用機械類和日用百貨類投訴明顯增多,3類商品投訴量同比分別增長27%、28%、36%。

  智能手機成維權難點

  今年2月底,海寧的唐先生買瞭一部品牌智能手機,價格近3000元。唐先生說:“買來第二天,手機就出現死機、卡機、不能上網的問題。我本來想到商場退掉,結果手機到商場就好用瞭,可回傢以後又不好瞭。第三天又發生這種情況,我跟商場的人說想退貨,他們不肯。”

  商場裡該手機專櫃工作人員說,唐先生可能是因為還不熟悉這款智能手機,用得不熟練,加上操作過於頻繁,造成系統反應遲鈍甚至卡機。另外,長時間不間斷頻繁操作、手機軟件與其他軟件不兼容、手機機身過熱等也會導致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反應遲緩,或者出現死機等現象,一般通過手機重啟都能解決。

  記者瞭解到,今年1月1日至今,海寧消保委共受理各類手機投訴35起,其中涉及品牌最多的是三星,有9起,接下來是諾基亞3起、蘋果2起。海寧消保委工作人員表示,這些投訴既有硬件方面的,也有軟件方面的,同時售後服務不到位也是產生糾紛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在軟件方面,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有:有時不能上網、經常死機、突然重啟、觸屏不靈敏等。

  據瞭解,以往針對手機的消費投訴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這類消費投訴難點在於手機技術鑒定。如今的問題是,如果智能手機的軟件出問題瞭,用什麼依據來判定雙方的責任?記者瞭解到,目前實施的《移動電話機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是2001年頒佈的,由於當時市場上還沒有智能手機這一概念,因此該規定沒有涉及手機軟件方面的問題,這就給消費者維權帶來瞭一定的困難。

  餐飲抵用券糾紛值得關注

  每年一季度的消費投訴中,餐飲投訴都是熱點。除瞭吃出異物,今年一季度餐飲消費投訴值得關注的是餐飲抵用券糾紛。

  今年2月8日,嘉善的江先生到羅馬天豪大酒店用餐,特意帶瞭這傢酒店的抵用券準備用掉。抵用券上注明:“限中餐,煙酒飲料不能抵,抵用期限×××。”酒足飯飽,結賬總額是600多元。江先生掏出抵用券,收銀員告訴他,隻能抵掉200元,餘款要付現金,酒店大堂貼瞭告示的。

  江先生看到,告示上確實注明單次消費抵用不超過200元。但是江先生表示不能接受,憤而投訴。

  市消保委工作人員表示,酒店用大堂告示對抵用券進行補充說明,這樣做本身就是霸王條款。再說,普通消費者不可能特別留意大堂告示,酒店沒有充分履行對消費者的告知義務。後經協商,酒店同意江先生抵用400元券,付現金200多元。

  此外,一季度的消費投訴中,美容美發、汽車、空調等仍難“退燒”,同時網購日用品投訴漸漸成為日用百貨類投訴的“新生力量”。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spirr 的頭像
inspirr

inspirr

inspi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