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可用性案例分析 - 網頁設計 |
http://webdesign.zoapcon.com
|
|
可用性一直是交互設計的重頭。以下就自己的理解,寫寫對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的感想。《十大》原文請見參考資料。 本文對各項原則進行了再理解與意譯,與常見翻譯的版本不同;這也正是我在鼓勵和推動互聯網中文普及與標準化所做的重要努力之一。 一、狀態可見原則 例01:Gmail
進入Gmail首頁,點擊“撰寫郵件”,頁面右側切換成表單的等待時間是“即時”的,“無需等待”的;而點擊“通訊錄”,程序在后臺異步加載的時間超出了用戶預期(估計0.5秒以上),因此Gmail在頂部打出“正在載入……”的字樣。 例02:嘲鶇藍圖
嘲鶇藍圖是一個在線框架圖工具。用戶對文檔的任何更改,都會即時保存。提示信息常駐頁面頂部。 例03:QQ郵箱 二、環境貼切原則 例04:Photoshop
“拷貝”一詞在簡體中文環境里已被“復制”取代。 “羽化”一詞譯自英文“feather”,指“令選區內外銜接的部分虛化,起到漸變的作用從而達到自然銜接的效果”,該譯文貼切而富有詩意。 TAG: 網頁設計 | web design |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