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串”發言中的金融改革信號


  5月16日在北京召開的國際證監會組織年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和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的“反串”發言,是近兩天裡財經界關注的重點。兩位財經高官的發言,透露出許多信息,更表達出金融領域將繼續改革的決心。

  周小川力挺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強調要為資本市場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宏觀、貨幣、金融環境。他還重點闡述瞭資本市場應加快改革步伐,並從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完善市場化運行機制,以及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等方面進行論述;郭樹清則結合資本市場開放、資本項目“可兌換”理應十分審慎,以及人民幣成為完全可兌換貨幣等議題,表達瞭自己的意見。

  毋庸置疑,兩位財經高官都經歷過多個重要財經管理崗位的歷練,也都對對方的業務領域比較熟悉,因此,所謂的“反串”發言,絲毫不見生疏。這樣的“反串”,倒是讓一個財經會議變得更生動起來。透過他們的發言,金融“改革”與“開放”始終是關鍵詞。值得一提的是,兩位財經官員的論述裡,針對金融風險的底線控制,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資本市場的繼續改革也好,人民幣的“國際化”也罷,都是中國金融領域未竟改革事業的延續。而財經高官們的強烈改革決心與信心,是推動未來金融改革的重要動力。

  自1979年開始,中國金融業經歷瞭一場深刻的變革。金融領域的改革,與其他領域的改革一起,共同構成瞭中國30多年改革波瀾壯闊的歷史。總體來說,金融改革的特征是自上而下的,注重“整體設計”,但也帶有“漸進式改革”和“相機抉擇”的意味。

  客觀而言,短短的30多年裡,中國金融業走過的是一段難忘的歲月,改革與開放是主旋律。比如,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商業金融機構連真正意義上的銀行都算不上,到21世紀初期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全面向外資開放,乃至延續到自身的國際化進程,如此急劇的變革在短短的時間裡發生和階段性地完成,並不容易。又如,目前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已初步形成。證券市場的建立,更是僅有短短的20餘年,如今,中國股票總市值已是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另外,如同郭樹清所指出的,30多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走過瞭一條特殊的道路,其主要特點有如下幾個方面:始終把引進外商直接投資放在最主要的地位;引進外資有效支持國有企業改組改造;香港等地區成為資本雙向流動的橋梁和屏障;證券市場通過漸進迂回方式實現瞭高度開放,等等。金融業改革的這段歷史,有成就,也有不足,但進步是主流。

  當然,現行的金融體制,需要改革之處還有很多。如市場化不足的金融體制,服務於更為市場化的工商企業,本質上存在著一定的不匹配,這一改革任務就相當迫切。前不久,溫州獲建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這一舉措,既是在為溫州民間經濟紓困,也是為整體性的金融體制改革探路。金融體制改革顯露出加速跡象。

  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是金融領域改革的另一個重要戰役。唯有提升金融體系的市場化程度,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方能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從方向來說,改革隻能進不能退。中央也明確部署,“十二五”期間會“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同時,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還不足,且如周小川所尖銳指出的,中國資本市場市場化程度不高,市場機制不完善,對市場治理還存在“父愛式管制”——這意味著,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改革依然艱巨。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即是仍在路上的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

  未來的金融改革固然仍是千頭萬緒,但大的路徑已經清晰。利率、匯率的進一步改革已箭在弦上,加快金融創新也是當務之急。盡管人民幣國際化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道路並不平坦,但方向也已清晰;金融業的對外開放程度,也還需要繼續提高。當然,金融改革不單單是金融領域的問題,還要與其他方面的改革形成互動,相互配合促進,才能更好地深化改革,並提升開放水平。


arrow
arrow

    inspi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