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vs拍拍購買流程對比分析 - 網頁設計

http://webdesign.zoapcon.com

近幾年電子商務發展迅猛,而今年各獨立網店、購物平臺更是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并都已站穩腳跟。對于這么多購物網站,我們來篩選一些比較知名的站點進行優劣勢對比分析。

目標:由于購物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有選購和購買兩方面,這篇文章主要就購買流程進行展開分析,尋找最佳購買體驗。

場景:

只分析購買流程,所以我們假定買家已找到一個目標商品(不排除還有別的想買)
購買實物。
統一采取支付寶支付。
由于并非所有平臺都支持非會員購買,所以在此假設用戶已是會員,對于非會員購物流程的對比分析以后再上獨篇文章分析。
收貨地址統一。

分析:

首先我們定義一個好的購物流程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其實就是要步驟少、購買快,最理想的當然是所想即所得,但又不自作聰明的設計。

操作步數(獨占窗口浮動層同樣算做一步):

我們先簡單統計一下各個站點的購買操作步驟,因為這是比較好量化出來的。

 

從表格看出淘寶和拍拍兩平臺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操作,唯一不同的也只是一個獨占浮動層的前端表現方式的不同;順便列出了其它三個電子購物平臺,它們都是B2C傳統必須經過購物車購買,還有多余的操作是收貨地址和物流方式的層層確認上有了很多不必要的操作,這多半都是為了系統穩健性的技術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的,只有當當的加入購物車后的獨立跳轉頁去提示操作結果的做法實在多余。

操作細節:

在淘寶和拍拍在大體購買流程上難分伯仲的情況下,細節成了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我們下面主要就操作流程上的細節區別做一下分析。由于兩者在未登錄情況下的處理都相同,流程也統一,所以下面只說已登錄的場景。

1)同款多型號商品

淘寶:

 

拍拍:

 

同樣是買同樣一個東西,只是size不同,我們都會認識是同一款商品,對于賣家,他們不希望同樣的商品進行重復的添加,對于買家也希望同一款東西能在一個地方挑選,因為只是size不同。我想只要是在淘寶有過購買經驗的都多少遇到過這個玩意,其便利就在此多做解釋。

至于拍拍沒有做應該僅僅只是技術投入上的問題,在此就過多闡述。

2)加入購物車提示

淘寶:

 

拍拍:

 

首先最為只管的感覺,淘寶的黃色的、警示的、UI統一的“去購物車結算”按鈕非常醒目,旁邊的“再逛逛”也與“去購物車結算”按鈕一大一小、相互凸顯。

而相比之下拍拍的這個提示框的兩個關鍵按鈕就設計隨意了些,非常常規的以局外人的視角在表述這兩個按鈕的用途,特別是“查看購物車”的文字,沒有任何付款的沖動,對于初級網絡用戶可能也會不知所云。在拍拍的這個提示框里值得注意的是“查看該賣家的其他商品”,什么場景下用戶會需要這個按鈕?用戶買了一件運費和商品價格相當的商品,想多買一些,會感覺沒虧太多在運費上。但我們注意到,這個框是需要用戶觸發“加入購物車”才出現的,也就是說這個提示是用戶事先就確定要買多件商品的時候才會觸發出現的,所以這個提示的“性價比”并不高,反倒在這個狹小空間影響了其它沒有此需求的用戶進行主流程操作,我的建議是將此提示放在購物車頁面里會更恰當好處。

還有個細節是在彈出框的位置,淘寶應該也是特別處理過的,剛好擋住兩個購買按鈕,使購買流程始終在一條主線上,不會產生分支的可能。

3)訂單提交頁(單件)

從之前做商城時的訪問計數器的分析表明,有很多準付費用戶都會是從這里失蹤的,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頁面,所以要盡量讓這個步驟保持簡單、流暢。

怎么才是簡單的?讓用戶操作少,填寫得少,看到的少。

這點上淘寶再次優于拍拍,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整個頁面的排版不同,拍拍是1欄,淘寶是2欄。

我想拍拍是想讓流程更順暢,單一化,所以采用單列的布局,不過也隨即帶來了弊端——頁面高度的增加。淘寶的表單基本上在第一屏(包括1280*768)基本都能展現完全,即便我還多于5個的收貨地址,而拍拍在收貨地址處的間隔太大,更加拉大了頁面高度上的差距。雖然拍拍在運送方式的選擇框采用的一行多個的排列方式來壓縮高度,但在這類需要對比的選項之間(特別是數字對比),縱向排列明顯要優于橫向排列。

淘寶也并非沒有缺點,淘寶的“顯示全部地址”鏈接脫離了用戶的操作視線,建議參考拍拍同樣放在收貨地址列表的最下方。

綜合來看,在大方向上淘寶還是略勝一籌,只是在細節上各有千秋。

(PS:湊巧的事,淘寶和拍拍竟然在都在“匿名購買”的選擇框都是不可以點擊文字選擇,粗心到一個地方了,呵呵)

總評:

經過兩者的比較,如果在沒有新的產品需求的情況下,滿分設為10分的話,淘寶我給8分,拍拍7分。我覺得從流程上來說體驗已經很簡單了,接下來的工作可以在數據分析基礎上做一些智能化的嘗試,比如不同種類的商品,實物還是虛擬的?不同價位的,不同地區,不同使用熟練度的用戶……依據這些進行區別對待(有些類別的商品已經在做,比如游戲交易)。

先就這么多吧,希望大家多拍磚,呵呵。下次有空再來寫篇關于選購流程的對比分析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網頁設計 web design
    全站熱搜

    inspi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