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評論和站內信 - 網頁設計

http://webdesign.zoapcon.com

上周日下午還是在詹老師的奇遇咖啡館,除探討既定的“留言和評論”話題,還有個重要事情,曾經很早推薦過的《Communicating Design》中譯版今天首次面世。同時,我們還請來了譯者樊旺斌同學,機械工業出版社朋友也帶了好多書過來。

下午陽光明媚、天氣慘烈,說實話我都不想來了。幾乎沒準備,其實也應了咱們的初衷,探討而不是準備出有價值的觀點。以下內容為編輯整理,增加了幾個例證。

留言和評論
最早做個人網站的朋友可能都還記得,當時最流行的功能就是留言,作為與站長交流的最便捷、實用的唯一途徑。隨著功能越來越豐富,單向留言也變成了雙向回復,總結特點如下:

對人
N對一
基本為文字
最早做個人博客的朋友也可能都還記得,當時流行的asp博客系統上都有個留言模塊。有可能來自個人網站的傳統,但隨著博客系統的發展,留言模塊逐漸被淘汰。因為博主們逐漸發現,日志評論已經能滿足與用戶的溝通需求,留言板則幾乎成了spam的樂園。其實評論應用可能更泛一些,但不管是文章、照片、郵件、帖子,還是多媒體內容,或富媒體應用,尤其社會化網絡產品體現很明顯,特點也有三:

對人、事、物
N對N
文字為主,圖片、動畫占一定比例
因此我認為評論是留言的升級,產品完全社區化之后,已不再需要獨立的留言模塊。并且在產品發展更貼近線下業務的前提下,評論設計更趨于個性化定制,比如打分、頂、拍磚、搶家具等更以用戶為中心的應用,或設置更符合產品發展的人為障礙。

留言和站內信
分析到最后我發現,私人留言其實就是站內信,它們之間的關系很直接。也就是說,傳統留言的功能模塊已經退出歷史舞臺。隱私應用等同于“站內信”功能,公共應用則擴展為更有針對性、更具目標導向性的“評論”功能。

處理較好如豆瓣,除能對圖書、音樂、電影進行評論,還支持站內信,并且取了“豆郵”這個更符合品牌特色的名字。處理欠妥如開心網(kaixin001.com),個人首頁消息中心并排“短消息、留言板、評論”六個鏈接,尤其留言還有“悄悄話”功能,完全與短消息應用重疊。

相應給淘寶個人店鋪提個建議,取消對店鋪的留言功能。顧客要咨詢某件產品盡量引導到產品頁發言,店主要對顧客留話,店鋪公告也完全可以滿足需求。在互聯網灰色營銷方法發達的如今,多一事真不如少一事。

奇遇咖啡館
http://storygarden.me/

《Communicating Design》中文版面世 - UCDChina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UCDChina/…/thread/86d3d5e42c67e4b9/

《Communicating Design》 - UCDChina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UCDChina/…/thread/d0e1f3562a0969e8/

? 一葉千鳥(轉載請留原文鏈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網頁設計 web design
    全站熱搜

    inspi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